近年来,在家长之间关于教育的讨论层出不穷——如何在自己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里,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如何将孩子与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链接起来?这恐怕是当代家长们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

这也能从一个侧面解答,为什么余秋雨的首次直播公开课吸引了近50万青少年报名听讲。

//

触手可及的大师

“我出生的时候,秋天,正下着雨。祖母请庙里的和尚给我取名——长庚,因为村里已经有了两个长庚,最后用的是祖母给我取的小名——秋雨。于是,留住了那天的湿润。所以说,很多事是向长天大地借来的,这就是中国文化。”11月24日的上海,细雨淅沥。晚上7:50,余秋雨在外滩边的一间会议室坐定,点开平板电脑上的猿辅导APP,进入了直播课堂,以对自己名字的诗意阐释拉开了这场特殊公开课的序幕。

近50万以中小学生为主的受众,无论来自中国的哪个省份地区,在这一刻享有绝对的公平——隔着屏幕,大家都是余秋雨的学生,一端是余秋雨面对摄像镜头娓娓而谈,另一端是无数学生侧耳倾听;当然,不少孩子们还在这场直播课中获得了“当面”向余秋雨提问并得到解答的机会。而对于73岁的余秋雨来说,离开教室和讲台,通过平板电脑以在线直播的方式给这么多学生上课,也是第一次。

△ 余秋雨第一次通过平板电脑,给天南地北的学生讲直播课。

作为一位久负盛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在这次直播课上更多分享的主题与如何提升文学素养有关。

“我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文化是川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文化往前走,需要靠年轻的生命去创造。”在余秋雨看来,人思维的爆发往往就在小时候。他认为屏幕另一头的青少年们都非常优秀,所以应该为他们讲解一些更深入的东西,“我的很多文化素养其实都是高中的时候养成的。大学已经学专业知识了。”余秋雨说,“我在年纪很轻的时候,有一两个老师给我点拨一下以后,我一生就走得很轻快。如果我全部要慢慢摸索,不知道浪费多少时间。”

他着重提到中国文化中值得注意的三个门类:“儒、释、道”并指出,“当文化成为强有力的思想后盾,文学与艺术让我们发现美,善于表达,生命因此变得丰富。而这一切,支撑我们的人格,让我们成为一个理想的中国人。”

当有孩子问到“怎么能让作文写得有内涵?”时,余秋雨给出了真诚地回答,“一是语言流畅;二是质朴叙述,不要追求华丽的辞藻;三是尽量谈自己的感受,不要抄书,讲别人的套话。”

△ “我们的文化是不断往前走,不断向前奔流的。需要靠年轻的生命来创造。”

这次直播课,余秋雨并不仅仅是讲给屏幕前的孩子们听的,他也是说给孩子们的父母听的,更希望老师们都能听到。

众所周知,新一轮高考改革后,语文将成为高考的第一主角。同时,“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两个部分始终占据着总分不低于60%的比例。阅读与写作能力也日渐成为拉开语文成绩的核心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提升语文能力呢?

△ “尽管你们现在很年轻,十年、二十年后的中国文化,创造者就是你们。”

事实上,最终支撑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是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人文底蕴的积累。反过来,语文这门学科所具有的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包容,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建立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大师们看来,文学是我们经常视而不见的可靠导师。莫言说,“文学让人心中有爱。”叶圣陶说,“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神。” 文学作品里,有你没走过的路,没经历过的事,没悟透的道理。在孩子们人生的某一瞬间,它们会成为一道光,照亮他们的前路。文学是对人生的回答。

△ 在直播课上,余秋雨送给学生们一句话:“一生所求,大善大美。”

正因为人文素养培养对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猿辅导网课APP2017年开始率先推出系列大师公开课,邀请众多文学名家登上在线课堂。这次余秋雨的大师公开课筹备了半年多时间,猿辅导的教研团队从讲课设计到内容规划,与余秋雨前后沟通了40多次,双方团队反复研究,设计了三版方案。直到开讲前的一个小时,工作人员还在和余秋雨一一确认上课过程中的每个微小的细节,力求将内容精髓完美呈现给学生们。

而通过这次大师课,00后、10后们与余秋雨有了一次宝贵的思想交流与碰撞。而在此之前,时年80岁的白先勇先生通过猿辅导向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后辈们直播讲授《红楼梦》,这也是他首次给大陆中学生讲课;今年7月,周国平先生也在猿辅导上开启了人生的第一堂直播公开课,诗意而富有哲理的文学解读吸引了全国的中小学生。

余秋雨、周国平、白先勇等大师在猿辅导开讲网课

//

未来,知识将以怎样的形式传播

早在2014年,在线教育领域的迅速增长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一潜力市场的背后,是中国日益蓬勃发展的在线教育市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占网民整体的27.2%。有机构更是预测,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4538亿元。在这一庞大数字的背后,不仅映射出家长们在子女教育上舍得投入,而且体现了在线教育的“刚需化”。

与此相对应,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中期调查报告显示,在线教育在中小学广泛渗透,接受调查的中小学生中58%的学生使用了在线产品或服务。报告还发现,在线教育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西部家庭在线教育参与率显著高于东部家庭,跨省流动的家庭比非流动家庭更偏好在线教育。

一位三线城市的家长就曾在猿辅导的后台留言说,“我很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我自身能力有限,当地好老师也比较少,能通过在线教育让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共享教育资源,了却了我的一块心病。”另一位孩子虽然生活在北京,但是平时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他的父母则希望在周末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既能保证孩子的休息和户外活动时间,又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巩固和提升孩子的学习。通过猿辅导这样的在线课程方式,降低了往返交通时间和经济上的成本,而且课上的实时互动和趣味性的激励方式,更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能够更主动地学习。

由此可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能够高效传输知识、整合教师资源的在线教育有效提升了教育资源匹配效率,让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得到普及,同时,线上教育的公平性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家长和学生的教育焦虑。

北京大学的这份调查报告还显示,父母受过高等教育、信息化素养高、对孩子教育期望越高的父母,越愿意让孩子接受在线教育。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他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愈发明显。

来自上海的一位拥有高等学历的80后妈妈,孩子刚刚升入小学,她仔细听完了余秋雨的直播公开课,受益良多。在采访中,她表示,知识和能力都是孩子不可或缺的,而文化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小日积月累。而在线教育平台能够持之以恒地输出知识,这将成为她和朋友们为孩子进行“课外充电”的第一选择。

面对汹涌而来的在线教育浪潮,曾经看似常人难以企及的大师们也愿意选择拥抱新事物,主动通过在线直播和更多人分享所思所得,让知识传播能够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

余秋雨在课后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未来,在线教育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一定是趋势。“我们不必在每个课堂里面重复劳动。而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全世界最前沿的知识和最优质的教师,这是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在余秋雨看来,时代变化太快,除了教育的方式应该变化,教育的内容也应该做出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