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的孩子学什么专业以后的发展将会好?相信这是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困惑的问题。对未来的孩子来说,高校的“人工智能班”和“人工智能学院”,或将成为他们填报志愿时的“新热门”。

教育部

到2020年,建设百个“人工智能+x”专业

要问现在大学什么专业最火?恐怕莫过于“人工智能”了。

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

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宣告成立,将于今年面向全国招生。这是一个“小而精”的试验班,每年计划招生40人左右,高考招生选拔15人左右,校内新生选拔15人左右,少年班再选拔10人左右。

对今年的高考生来说,高校的“人工智能班”和“人工智能学院”,或将成为他们填报志愿时的“新热门”。智能类学科正在快速崛起,这从教育部批准的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也可见一斑。

2017年,有19所高校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教育部: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而就在上周,教育部刚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简称《计划》),布局高校人工智能建设,同时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这一举动也被看作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迈入批量化时代”的标识。

《计划》给出了相应的时间表:

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

到2020年编写50本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建设50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建设

《计划》究竟怎么说?

《计划》那么长,那么,究竟哪些内容对于我们爸爸、妈妈来说才是重点呢?

小猿老师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各位猿爸、猿妈,只要了解这些就够了!

1、人工智能,为何如此受重视?

[《计划》怎么说]人工智能将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经济发展新引擎、社会发展加速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将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新引擎、社会发展加速器。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甚至社会结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渗透并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甚至社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案例]让我们的孩子站在技术的风口,起飞吧!

“人工智能,听起来就很遥远。”不知道猿爸、猿妈,您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千万别这么想了,其实人工智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入我们的生活了——AlphaGo大胜棋坛高手柯洁还在为人所津津乐道,那边,Google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能够理解自然语言的在线客服、机器人记者等技术产物已经纷纷涌现了!

人工智能工程师、爬虫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搜索引擎工程师、web全栈工程师、系统运维工程师、python开发工程师……

不知道这些职业您都听过吗?

如果还没听过,那您就OUT了!

随着技术的更新,现在已经有这样一系列职业纷纷兴起。

所以,还等什么,让我们的孩子站在技术的风口,起飞吧!

2、人工智能培养模式,高校如何布局?

[《计划》如何说]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此次公布的计划中,对于人工智能的高校布局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立、研究机构建立等几个方面。

推进“新工科”实践,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完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工程、智能系统等相关方向建设。鼓励对计算机专业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进行调整和整合,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学院、研究院、研究中心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

[案例]高校纷纷设立人工智能学院,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启动在即

其实,对于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很多高校已经在行动了。

目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高校已经建设起来了人工智能学院。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也在今年4月启动。按教育部规划,5年内在国内高校培训至少500名AI专业教师、5000名AI专业学生,以打造全球最大规模AI人才批量培训计划。

3、“新工科”建设,究竟是什么?

[《计划》如何说]“新工科”建设要开展

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

[案例]电子技术类、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新能源、功能材料等专业将纳入“新工科”的范畴

去年,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汕头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相关讨论,研究如何建设新工科,以及如何进行“新工科”人才的培养。

作为布局人工智能教育手段之一的新工科建设,究竟是什么呢?

目前对于“新工科”并没有明确定义。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新工科——一方面,“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首先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而另一方面,新工科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

去年2月底,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希望各地高校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从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

从目前国内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看,电子技术类、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新能源、功能材料等专业将纳入“新工科”的范畴。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来说,国家对“新工科”建设的倡导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数量庞大的理科考生,如果将目光投向“新工科”专业,更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4、人工智能布局,对中小学生影响几何?

[《计划》如何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到中小学

支持高校教师参与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及相关研究工作。积极推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案例]小学接触“黑科技”,技术课目要重视

乐高机器人、能力风暴机器人、VEX机器人、虚拟机器人……各位猿爸、猿妈,你能相信吗,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课程其实很多孩子在小学就已经开始学习了!

诸暨市新世纪小学于2016年建成了机器人实验室,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这个学术前沿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学生们在这里能脑洞大开地自己动手制作机器人,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来完成移动到指定位置、装卸货物、颜色分类和三阶魔方还原等任务。

而此次《计划》的下发,更是明确了要在中小学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研究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都会在学校就能接触这些“高科技”了。

那么,对应到具体学科的学习上呢?

专家分析,在“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学科的基础地位依旧不会动摇,化学和生物等科目将更加强调应用性和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而技术科目的重要性将大大加强。

在未来,这些“新工科”专业,爸爸、妈妈千万要注意!

紧缺!

大数据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麦肯锡咨询研究指出,到2018年,仅仅在美国,大数据人才短缺就达50%-6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告急——数据显示,未来三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人。

高层次人才紧缺!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近1794万人,其中人才总量近736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只占人才总量的29%和2%。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9万人。

而这些专业很多都隶属于“新工科”。

总体而言,专家们目前普遍看好的面向新技术的专业大类如下:

1.大数据类

面对海量的数据,需要对于含有信息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

大数据涉及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2.云计算类

云计算是指“超级计算集群”通过网络输送各种计算机服务及数据。

云计算的专业基础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机械自动化等学科相关。

3.人工智能类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它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一门新技术科学。它是许多高新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类专业包括智能、通讯、数据、心理、哲学等众多学科,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

4.虚拟现实类

虚拟现实是一项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的综合集成技术,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

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

5.移动互联类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和移动通信技术融合的产物。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移动的时代,各类移动装置的普及保证了移动互联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

为此,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和素养的、能够从事移动互联技术研发和推广的高学术、高技能人才将依旧抢手。

6.基因工程类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

7.核技术类

核技术通常包括核能技术、核动力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技术、核燃料技术、核辐射防护技术等领域。

我国核工业已经从适度发展迈向积极发展,并力争到2020年将核电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而相比世界平均水平已接近20%的现状,更说明中国在此方面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所以核技术专业人才未来的就业形势应该看好。

8.智能科学与技术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做的是在硬件基础上,给机器人赋予一个类似人的大脑、神经传导及信息处理系统,让机器大脑通过一定的方式判断、决策并控制机器人行动,使得机器人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可以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电气、计算机、传感、通讯、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的跨学科专业。

9.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

该专业是将原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后而成的。

毕业生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

10.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类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带来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深刻变革。

当代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致力于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11.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类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宽广,涵盖电气工程、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等领域。

当今世界各国均希望把本国电网建设成具有高效、清洁、安全、可靠和互动特征的智能电网,《中国制造2025》预计我国社会用电量2015年至2020年将保持5.5%以上、2020年至2030年将保持3%以上的年均增长率,输变电装备发展将呈现出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的特点。这将为相关专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2.脑科学类

脑科学,狭义讲就是神经科学,广义讲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还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脑科学研究,美国政府受人类基因组计划影响,启动探索人类大脑奥秘的脑计划,欧洲脑计划紧随美国之后启动,日本也紧接着宣布启动脑计划。“中国脑计划”也已上线。脑科学研究近年来取得的飞速进展令人欣喜,但对众多的未知领域的探索更需要专业人士的不懈攀登。

当然,未来社会,最缺的一定是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如光子与量子芯片、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基因组健康技术等等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的人才,都将受到用人市场的热捧。